首页/图书中心/精彩章节

“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发布日期:2022-06-23

辛育龄,男,汉族,1921年2月生,1939年7月入党,2022年6月去世,河北高阳人,中日友好医院原院长、胸外科主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战争时期,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多次冲上前线救治伤员。和平年代,长期致力于我国胸外科事业创建和发展,是中国人体肺移植手术第一人,在胸外科领域多个方面取得“从0到1”的突破,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21年6月,被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勋章”。

白求恩身边的小战士

辛育龄的从医之路,从战火中萌芽。1937年,年仅16岁的辛育龄参加了冀中人民自卫军。1938年5月,辛育龄正式参加了八路军,但由于年纪太小,没拿成枪,阴差阳错拿起了手术刀。1939年,辛育龄被派到白求恩医疗队担任司药。这时候,他还惦记着革命,不想当大夫。但白求恩却影响了他的一生。

那时,白求恩带领手术队奔赴前线,离敌人很近。辛育龄回忆,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带领手术队去前沿阵地。同志们劝白求恩:“离敌人太近了,危险!”白求恩却说:“距阵地愈近,愈能多救些伤员。”尽管简陋的手术室外炮火连天,手术室内的白求恩却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把手术做完,展现了超人的胆量和精湛的技术。这使得年少的辛育龄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在一次战斗中,日本人的飞机轰炸使得驮药箱的马匹受惊,药品散落了一地。辛育龄赶紧拽住惊马、整理药箱,左手臂却被划伤,顿时鲜血淋漓。白求恩不顾自己,马上赶过来给他处理了伤口。这位勇敢、专业的胸外科医生,对辛育龄影响深远。在后来的行医生涯里,辛育龄始终没有忘记白求恩的启蒙和教诲。

1939年7月,辛育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抗日根据地进入了困难时期,部队里流行着疟疾和疥疮。然而,解放区遭遇封锁,药品短缺。辛育龄当时担任冀中军区制药厂的厂长,他带领职工和老乡上山采草药,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片给战士们服用,还研制成功了一种治疗疥疮的皮肤擦剂软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942年5月,辛育龄由冀中军区选拔派往延安进入中国医科大学20期学习。1947年7月,辛育龄毕业,成为一名外科大夫。辽沈战役时,辛育龄奉命带领医疗队赶赴沈阳前线。东北解放后,辛育龄被任命为盛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顺利完成了医院改制。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辛育龄组织医疗队赴中朝边境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救治了大量伤员。

 

结合中西医为胸外科事业打开新局面


1951年,辛育龄被国家选派赴苏联留学,成为新中国首批赴国外深造的研究生。他师从著名胸外科专家、苏联医学院包古士院士,学习胸外科理论和实践,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掌握了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胸外科技术。

1956年,辛育龄学成回国。因为卫生条件差,国内当时传染病高发,肺结核猖獗,许多人得了肺气肿、肺纤维化,非常痛苦。为了给这些人做手术并接触更多病人,辛育龄离开了部队,主动要求分配到卫生部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后为北京市结核病研究所)工作,并组建了胸外科。那时,传统的结核病治疗方法对于治疗重症晚期肺结核病人无效,经常发生病人窒息性死亡的情况。辛育龄经过仔细研究,探索出双腔插管麻醉下肺切除手术,治疗了200多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病人,均获得成功,并应用支气管残端黏膜外层缝合法,完成了4600多例肺切除手术,将残端瘘的发生率降到0.4%。自此,双腔插管麻醉法在国内得以推广,为胸腔外科扩大适应症和保障手术安全提供了有效手段。辛育龄成功开展的双腔插管麻醉下肺切除手术,获卫生部技术革新奖,也获国务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北京市科技成果奖。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尚未建立胸外科。为了在全国普及推广胸外科技术,经卫生部批准,辛育龄牵头在中央结核病研究所举办胸外科医师培训班,为期一年,每期培训20名。从1958年到1980年,培训班共为全国培养出300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为各省市建设胸外科起了重大作用。为了支持各省市胸外科的顺利发展,辛育龄经常亲赴各地,尤其是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指导胸外科医师做手术。1954年到2004年间,在辛育龄领导下完成胸外科手术达1.5万余例。此外,还有40余家医院的胸外科是在辛育龄的指导下建成的。

辛育龄非常重视学习和运用祖国的医学。临床上,肺癌患者术后常因刀口痛、咳痰困难和排尿不畅而备感苦恼,辛育龄在1958年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接触到针灸,发现在试用针灸治疗后,患者的上述症状可以得到控制。于是,他把针刺麻醉作为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突破点,成为针刺麻醉手术的实践者与推动者。为获得经验,辛育龄以自身做实验,在针麻下切了自己的阑尾,他体会到针麻确实有效。

1970年6月25日,一台由辛育龄主刀的肺切除手术正在进行。这台手术首次运用一根针进行针刺麻醉获得成功,震惊了医学界。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美国代表团听说中国有一种名为针刺麻醉的技术,可以在病人清醒状态下实行肺切除手术,便提出要看手术的全过程。2月24日,美国代表团一行30余人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观摩了针刺麻醉手术实施的全过程。患者是一名普通工人,因右肺上叶支气管扩张准备做右肺上叶切除术。从针刺麻醉操作者辛育龄在病人前臂外侧扎针捻动到实施开胸手术,从病人安详的表情到呼吸、血压、心律等数据,美国人全部做了摄像和记录。最后,全身麻醉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手术,辛育龄用了72分钟就干净利落地完成了。术后,病人还从手术台上坐起来,笑容满面地回答了美国记者的提问。看到病人神志清醒,平静自如,没有痛苦,美国代表团成员被针刺麻醉的神奇效果折服了。术后座谈时,随团医生乔治·达维达说:“针麻手术在美国早有传闻,多不相信,而今天眼见为实,真了不起。”辛育龄先后用针刺麻醉做过1400多例肺切除手术,成功率高达98%,令国内外同行赞叹不已,也将针灸推向了世界。

1979年,辛育龄成功实施了国内第一例人体肺移植手术。当时全世界也只有42例。

1986年,65岁的辛育龄萌发了用直流电杀灭肿瘤的大胆设想,并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在查阅资料时,他还发现自己的想法与一位瑞典科学家不谋而合。就此,辛育龄提出了不用开刀局部杀灭肿瘤细胞的“电化学疗法”。电化学疗法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非常适合年老体弱的患者。辛育龄在实验中还发现,电化学疗法具有强力的止血效果,于是将这一技术推广到治疗血管瘤领域。

辛育龄说:“中医要向西医学习,西医也要向中医学习,中医和西医要互相协作,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无影灯下的“不老松”


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梁朝阳回忆,直到90多岁,辛育龄办公室的灯光仍然每晚亮起。自从成为一名外科大夫,辛育龄从未放下过手术刀。他说:“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好医生,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

1982年,辛育龄被国务院任命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主持建院工作。中日友好医院是1980年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时,为增进中日友好关系,提出在北京援建的一所集医疗、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国际医院。在此之前,各行各业都是“大锅饭”,就像不少企业对顾客爱答不理,在医疗行业内,许多医生也没有积极性。面对这种状况,辛育龄确立了崭新的办院理念和管理理念,强调患者至上,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以调动积极性。理念是全新的,硬件也是全新的。辛育龄在无数次与日本政府、日本医学界、欧美药械企业沟通谈判的过程中,用最低的价格为医院采购了最先进的医学设备。

辛育龄最大的兴趣仍是临床。医院建成、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后,辛育龄在1984年10月开院时宣布自己辞去院长职务,做回一名胸外科大夫。辛育龄说:“组织上交给我的筹建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我更愿意专心做一名外科大夫。”此后,他又在手术台上坚守了20多年。

辛育龄身上有着鲜明的党员印记: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对群众的满怀深情,始终与党和人民在一起。年过八旬之后,辛育龄仍坚持每周出门诊,并参加科室查房。为了减轻病人负担,辛育龄长期坚持出诊不设特需专家号,只设普通专家号。遇到经济困难的病人,他不仅千方百计节约费用,还会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病人。为了救治危重病人,辛育龄可以在手术室坚守七八个小时,术后彻夜不眠,亲自守护。敢于承担风险,对于那些病情复杂又做过多次手术失败的病人,主动接手,尽量救治。

82岁时,辛育龄还主刀做肺切除手术。“歇一歇吧!”家人、同事、学生都这样劝他,可是辛育龄不听,他就是要工作。他说:“病人是我们学习的源泉。医生为病人服务,也从服务中学习。我同病人已建立了深厚感情,看病是我最大的乐趣。”辛育龄的学生、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原主任刘德若还记得老师最后一次做手术。他说:“85岁的辛老后来他还手抖了。但手术刀过血管的那一刻,他的手一点都不抖。我太佩服他了。”直到86岁,辛育龄还在为病人做手术。89岁,他因无法站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临床。他曾赋诗云:“救死扶伤平生愿望,人生价值是奉献。”

2003年,中日友好医院被整体征用为“非典”定点收治医院。已经80多岁的辛育龄还担任专家组组长,作为首席专家参与每一个重症患者会诊、确定治疗方案。

 

年轻医务工作者心中的灯塔


和白求恩一样,只要涉及专业问题,辛育龄对身边人的要求就十分严格。他常对学生说,一针一线,牵系的是病人的生命安危和家庭幸福。辛育龄做手术手法利落,学生们一抬手,他光看姿势就知道技术到不到位。年少从军的习惯使得辛育龄批评人时的口头禅是“你这个方法就该毙掉”,使后辈们以更严谨的态度钻研学习。

在患者眼中,辛育龄不仅是一位医学权威,更是一位慈祥的长者。有一次,他给一名6岁的患儿做血管瘤手术,由于患儿对麻醉药品过敏,出现麻醉意外,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辛育龄十分镇定,他弯腰俯身,趴在床边,亲自为患儿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直到患儿心跳、呼吸、意识恢复正常,而年逾七旬的辛育龄却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经过一周的理疗才恢复过来。

由于长年高强度手术,辛育龄落下了腰疾,年事渐长,终于退出一线。科室中的年轻人或直接接触他,或听着他的故事成长起来,对他有着特殊的亲切感。辛育龄经常对团队说的一句话就是:“从医是对生命的许诺,病人对我们是非常信任的,要不然怎么会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呢,这是何等的信任啊!”他不但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开胸后总要把手套洗一下,要让手很滑,在触摸病人的肺时,动作极其轻柔。他说虽然病人在全麻状态,但是我们要像病人清醒时一样对待他。他还说,现在胸腔镜手术,用卵圆钳夹肺的时候要轻柔,能不夹最好不夹,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在他的教诲下,胸外科一直保持着这个好传统。

2012年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的年轻医生马千里偶遇辛育龄,想请辛老给自己写句话。91岁的辛育龄欣然同意,颤颤巍巍地写下:马千里,做白求恩式好大夫。写完,他喃喃自语读了一遍。似是念给马千里听,也似念给自己听。

他这样寄语后辈,也这样从医一生。从与白求恩并肩作战的小战士,到我国胸外科事业的奠基人,辛育龄的一生与党的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在离开白求恩的日子里,辛育龄沿着白求恩的足迹继续前进,成为白求恩精神的传承者,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一座“灯塔”!

辛育龄出席各种场合、国内外开会讲学,常穿同一套西服。大家劝他应该再买一套,他笑了笑说,这一套很体面,不用换那么多套。他出差开会,别人请他用餐,他要求饭菜一定要少。如果是他招待客人,就会在附近小店,由他亲自点菜。有人说小店不够档次,他说吃饭不要浪费。刘德若回忆,自己在辛育龄身边学习工作了29年,从没见他跟组织讲过条件。他把真诚的微笑永远定格在每位患者心里,温暖了成千上万的人。在他身上,透射着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展示出共产党人的广阔胸怀和高风亮节。

在中日友好医院,专设的辛育龄青年奖如今已颁出三届,今年将启动第四届评选。一批批后来人,在他的感召下,献身这份充满辛劳、激情、创新和关爱的事业。前不久,中日友好医院辛育龄小分队正式成立。这支强有力的医疗队伍,正传承和发扬战争年代“流动医疗站”的优良传统,沿着辛育龄的足迹,主动到老百姓身边,志愿开展义诊咨询、健康宣教等服务。

辛育龄在长达70年的医学生涯中,始终奉行着一个信条,即作为一个合格的人民医生,不仅要有崇高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要有精湛的救死扶伤的医术。

期颐之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一生与党的事业同频共振的辛育龄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替逝去的战友们看一看此刻的中国。此刻的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这是比勋章更美好的慰藉。

 

——曹前发主编《百年大党旗正红——“七一勋章”获得者风采录》